澳门概述
澳门,简称“澳”,中华人民共和国港澳特别行政区之一。澳门地处珠江入海口西岸,与香港隔海相望。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着千年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历史,中国的文化传统、西方的文化精髓在这里实现交融。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在鸦片战争后开始瓜分中国,澳门作为中国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英法占领,并逐渐沦为葡萄牙的殖民地。澳门历经沧桑、饱经苦难,直到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才结束了长达上百年的殖民统治。澳门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有着独一无二的资源优势,在百年的沧桑巨变中书写壮丽。
澳门的历史变迁
澳门周边于明代开始有人定居,但是由于当时统治阶层没有对这一带实施有效的管辖,使得在明朝时期澳门周边地区沦为海盗势力的专属地。明朝嘉靖年间始设官制管理澳门,但由于治理较松,使得澳门很快落入葡萄牙殖民者之手。随着葡萄牙殖民者肆无忌惮的拓展,对澳门进行规范化的开发利用。1622年,澳门开设了第一个海关,使得澳门经济得到迅猛发展,经过数十年的经济运作和建设,澳门规模初见成效,澳门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渔村,更是逐渐演变成为一个重要的航运和贸易港,这兴盛之势一直维持二三百年,人称澳门为“东方之珠”。
这一背景下,1849年8月29日,葡萄牙占领了澳门的关闸,并赶走了清朝海关官员,控制了澳门的海关管理。1851年香港开埠之后,澳门地位开始衰退,原本澳门所经营进出口贸易大量流失到香港,使澳门在未来一个时期内发展受限。
新中国的澳门时代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澳门命运开始发生改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坚持不懈的努力下,澳门逐渐扩大了同中国内地的联系。1955年澳门开同中国内陆航线。同时陆续和中国内地开展多种形式的贸易往来。除了经营对外贸易,澳门还立足澳门本地特色优势,发展旅游资源,吸引海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经过澳门人民勤劳努力,澳门经济逐步摆脱经济低迷困境,进入快速发展新阶段,成为充满活力的外向型城市。
随着大陆经济快速发展,中央政府适时实施的“一国两制”政策,使得澳门焕发新的活力,澳门不断加强与内地经济文化联系,内地先后有湘、粤、苏、鲁跨省的经济圈以澳门港作为出口贸易港,把内地制造商品源源不断运销东南亚、欧美等地,反之澳门所由来的港产品和制造业原料,亦大部分取道内地港口进出口,尤其长江流域各省兵船商货直航澳门,使得澳门经济焕发新的活力,实现了经济社会的腾飞。规模之大非昔日所能比。
随着澳门经济腾飞,为了提升现代化和经济实力,此时澳门制定并实施了战略发展规划,决定从战略层面考虑构建有助于实现经济平衡发展的城市发展规划。并规定了澳门城市发展应尊重澳门城市风貌和资源整合,以及近海保护等原则。从功能布局、城市环境、生活社会设施等多方面多维度指导澳门的发展。
为进一步拓展澳门的城市发展空间,中央适时出台政策扶持澳门发展,澳门政府也成立澳门城市规划委员会,专职进行澳门城市发展规划,促进澳门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澳门回归20周年
2019年是国家实行“一国两制、澳人治澳”政策20周年,澳门结束百年西方殖民鼠患,回归祖国怀抱。
20年来,澳门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积极贯彻“一国两制、澳人治澳”方针政策,在国家大方针政策的指导下,结合澳门实际,完成一项项发展目标,使澳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是澳门得到迅速发展的时期。
20年来,在中央和内地大力支持下,澳门经济社会建设走上了快车道,财政收入大幅增长,各项经济指标明显改善,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基本建成了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并被联合国评为区域金融中心,澳门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人缘纽带,被纳入第一、二批国际金融中心,标志着区域金融中心建设跨越了新高度,实现新飞跃.同时,澳门正在成为与珠三角城市群的深度捆绑。
20年来,澳门政府制定了具有前瞻性的发展指导方针和实施细则,推动相关领域的制度改革,不断优化政策环境,营造良好发展氛围。在各方面制度建设中,澳门政府先后实施了澳门产业多元化发展计划、工业发展巴保障计划、澳门创新发展计划等一系列以创新为基本路线的重大政策,塑造开放活力的城市形象,全国各大城市争向学习和参照。
澳门城市发展变化及原因
现在我们通过一份有关记录澳门地区经济发展的档案资料,对其发展变化进行阐述。首先是对澳门的变化进行简要描述:
1、从经济来说,澳门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澳门本地生产总值从1999年的60亿美元增加到2020年的500亿美元,澳门实现GDP平均年增长率8%以上,人均GDP较回归前增长百分之三百以上,居亚洲首位。
2、从就业来说,澳门就业形势持续向好。澳门回归后失业率较低。2020年澳门平均失业率约为2.6%。
从民生来说,澳门实现基本民生兜底。澳门顺利建成世界规模最大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成功实现粤港澳三地大湾区的互联互通。被纳入广东城市群,进一步缩小洋珠三角与大湾区的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总结上述三方面的变化情况,我们分析原因如下:以上情况变化的背景因素直接得到中央大力支持,为经济民生的改善提供了契机:社会稳定、民主自由得到充分保障,这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使社会稳定、民主自由得到充分保障.社会稳定、民主自由得到充分保障.制度和调控为改革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特别是坚持一国两制政策,为澳门发展提供了保障。
近30年澳门城市规划及发展
近30年来,在“一国两制”政策指引下,在国家大力扶持下,在全体澳门人的不懈努力下,澳门城市规划迈入一个新的台阶。澳门发展规划全方位规范崇澳方位定位和指导目标。发展思路也辅助澳门有关部门全面规范城市建设路径和目标导向。近30年来,权澳顺利实施规划任务,澳门城市建设更加现代科学,城市建设朝着健全、多元、合理的方向进步。
三十年来澳门城市发展较以往相比有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社会变迁,澳门经历了殖民时期,回归祖国之后,澳门摆脱了殖民耻辱,澳门居民地位提升。与大陆的接轨,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大,使得澳门道路面貌发生改变。其次表现在社会环境,回归后,黑社会势力得到有效控制,澳门社会环境实现良好创改。使澳门社会秩序实现稳定。再次体现在社会治理,有了资金扶持,为澳门的就业保障提供契机。
综合变化
在讲解上述变化的原因时,我們分析以下几点:
1.社会变迁:基于殖民控制与建国立业的社会发展进程都有所不同,建国立业打破了殖民时代对澳门人民造成的思想桎梏,回归祖国后澳门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长足发展。
2.区域优势:特别是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在向澳区域性特色布局的过程中精心打造,把粤港澳三地大湾区打造成现代产业高地。
3.区域国际地位提升:回归后,澳门在国际舞台的地位得到提升,使澳门有更好的国际声誉实现差异化发展。
澳门的多元文化内涵
资料整理显示,澳门的多元发展得益于重要的历史条件。在澳门葡语文化时期,葡萄牙对澳门采取“军事-商业-宗教”三位一体的控制方式,长达数百年的殖民人为从殖民时期继承下来的制度到澳门回归后的新制度,与大陆相连。澳门回归后大批葡语文化人物进入澳门,使澳门具有重要的区域地位和历史意义。
文化进步
今天的澳门,与百年前完全不是同一个空间,如今的澳门是走向现代化的繁荣文明湾区城市,而百年的旧澳门殖民鼠患,遭受过殖民的污辱,两者的意义差异非常明显。首先从文化角度来看,当代澳门是走向现代化的城市,当代澳门走向现代化的乐园,其发展秩序成为探索现代化范本。其次就是使澳门成为“东方之珠”的核心文化因素,也为其文化形象塑造。因此澳门的多元文化能够帮助区域性发展施行一体化,拉近大陆与澳门城市之间的距离,减弱差异性。
交流起源与发展
由于葡萄牙最早的殖民据点就在澳门,葡萄牙相应而来带来了西方文化元素。
澳门历史上携带的主要是悠久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由于澳门早期的华人与殖民当局的抗争,华人取得一定的政治活动自由,在相当长时期里控制了澳门。
澳门的现代化建设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当代澳门展开现代化建设是历史的选择,澳门顺利完成城市建设,实现了对自然、人文环境的优化布局。现代化建设与城镇化发展的融合发展,为澳门未来城市治理和发展提供强大驱动力。
结语
从资料整理看,我们在分析澳门的历史进程、发展规划、文化进步等方面时发现,澳门百年来从崛起走向繁荣,从殖民鼠患到回归祖国,澳门发生了沧桑巨变。这一历史进程的演化离不开中国中央和澳门地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国人的努力和奋斗,才实现了当今澳门的繁荣昌盛。我们应该铭记历史,继往开来,以充足的信心和力量去实现澳门地区的跨越式发展。
作为研究的纪念,让我们进一步期待澳门未来由,实现国家和地区的全面繁荣和发展,实现“东方之珠”新的崛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